相关大锅庄的扩展:
美哉四川回忆录连载18
10月18日,昨天登四姑娘山二峰下来,自信心爆棚。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徒步登上5250米的雪峰。关键是,攀登途中不仅没有高反,竟然还丝毫没有疲劳感,还被向导狠狠的称赞了一顿。撤到出发营地后,我打算当天赶往小金,于是就跟向导马幺和驴友阿坤告别,独自甩开大步往日隆镇奔去。最后竟比他俩提前了约一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
不过,当天已经没有了开往小金的班车,我只好在日隆镇又住了一晚。
今天早上,我匆匆吃了点儿东西,就搭上了开往小金县城的小巴车。中间再次路过夹金山和达维镇。达维这地方出苹果,当地人卖苹果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里的苹果不用农药,所以可以不洗直接吃”。于是,我就买了些苹果。事实证明,这苹果真的是很soso.
上午10点车到小金。因当天已没有去马尔康的长途车,我只好在小金县城住下。在车上问小巴车司机小金有啥子可吃的,他说小金的牛杂很好吃,但一定要去回民餐馆吃才正宗。
在小金宾馆安顿停当,我便开始了寻找牛杂之旅。(上图为我与小金宾馆服务员合影)
我是不是有点馋啊?
好在小金县城不大,很快便让我发现了一家排档级的清真饭馆。一问老板果然有牛杂,于是叫了一碗。哇赛!让我说啥呢?要是在大城市里,这碗牛杂肯定会很解渴(汤多肉少)。然而,小金的这碗牛杂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 肉比汤多。而且那牛杂煮的特别烂软,入口非常非常的香。吃完肉再加些牛骨汤来喝,用四川人的话:好安逸啊。
饭后准备出去转转。宾馆前台的一位服务员小姑娘自告奋勇提出带我去看三官桥。这是一位18岁的藏族女孩儿,名叫杨康美(这边的很多藏族人都有汉族名字)。一路上小杨姑娘告诉我,她家在宅垄乡马尔村三组,房子都在半山上,从县城去那里要先坐车,下车后还要徒步向上爬很高才能到达。杨康美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在外地打工,弟弟正在读小学。因当年家里境况不佳,所以小康美只读完了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
康美是个好女孩儿。现如今,她在小金宾馆当服务员,每月收入的2/3都交给家里贴补家用。
说着话就到了三官桥。这座桥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这里曾拍摄过一部电视剧“我和长征”。
晚饭一份素炒野生杨柳菌,一份清炖蹄花,总计花了18元,可谓物美价廉。
这是我第二次来小金。第一次因换车,没能细细品味这座小城。晚饭后来到县委县政府旁的广场,广场上竖立着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纪念碑。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今四川小金县达维镇胜利会师。红一、红四方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力量,使集结在这个地区的红军兵力达到十多万人,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去时,广场上有两伙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人群在跳锅庄舞。锅庄舞是小金县一大特色,它不需要任何乐器伴奏,场地一般会选择在锅庄房或院坝等处。跳舞时男女分开站成两排,围圈携手共舞。锅庄还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大锅庄属礼仪性舞,多为寺庙念冬经或迎宾时跳。小锅庄则属于自娱乐性舞蹈,不拘形式,随时随地都可以跳。
多年后我跟村妇再次来小金,特意拍摄了大小锅庄视频。
今天大锅庄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大锅庄牛肉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inlur.com时尚路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