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贪嗔痴戒定慧的扩展: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戒—定—慧——————三摩地 戒- 防非止恶 定- 一心不乱 慧- 简择性相便能熄灭贪嗔痴曾经听过佛光山慧轩法师开示 (禅与戒定慧)你可email问他。 或看看他的网站。 http://venfgs.spaces.live.com/blog/刚好有缘经过。。。
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到达西天,而这里的西天并不是真的西天,而是指的天竺,由于位于我国的西南方向,因此才叫做西天,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万万不可能会到达西天,显而易见,唐僧是一名佛教信徒,且意志坚定。
虽然这部剧是一本神幻小说改编而来,剧中一些腾云驾雾,动物幻化成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难以相信,但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中,真的有这样一位僧人,用了18年的时间独自走完了两万五千多米的路程,成功到达西天。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宗教文化的国家,在那里有许多标志性的建筑物,或是寺庙以及教堂,不仅为大量的教徒提供了住所,还为宗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谓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那么关于这些宗教文化,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为什么烧香一定是三根?这三根又代表什么呢?相信大家对烧香这种方式不陌生吧,因为我们每逢过年或者节日等特殊日子,都会来烧香祭拜一下。
在寒假期间,特别是过年那几天,你有没有去寺庙里上香,是否手持三根香,虔诚的跪拜在地上,心里默默祝祷,再磕上三个头,这可不是什么迷信,只是一种心灵寄托的方式,如果你遇到什么难题,或者为了寻求答案,如果有这种方式,你会去吗?
当然我国也有许多寺庙,当人们无事的时候,还是会上来拜一拜,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能够真诚的向佛祖祷告,愿望就会实现。但在此之前人们往往会点三根香,那么为什么是三,而不是四五六七八呢,这三根香背后到底有什么意义?
民间
在民间,百姓祭祀祖先或者是亡者的葬礼上一般都会点上三根香,你有没有发现有人去世后,通常会有两到三天的祭拜,期间要准备很多香,一直不间歇的烧香,需要保证不让香断掉,这不仅是表达对逝者的哀痛和尊敬,还是通过香火来传达亲人的缅怀。
那么你知道香是怎么来的吗?在原始社会,由于祖先靠着捕猎和种植而生活,奈何生产没定性,经常会上了上顿没下顿,以及自然灾害的叠加,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特别渺小,再加上当时的现象无法解释,人们就把一切归咎于上天身上,觉得造物主就是神。
最开始在先秦时期,人们用柴火当做现在的香来祭拜,可能是通过升起的烟,让他们觉得这是可以通往天上的通道,于是柴火祭神由此而来。经过时间的发展,人们慢慢发现了香,并通过提取动植物的汁液来设置香料,在这一时期,熏香极为受大众的欢迎,后来,随着思想的进步和交流,慢慢的香成为了祭祀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今,更是家常百姓中必备的物件。
其实,最初烧香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无非是敬神鬼地三者,祈求老天保佑人们能够吃的上饭,后来经过发展,在民间的烧香祭祀,可谓是比较接近与自然,往往体现一个地方的民情,肯定是看当地的风俗文化,那么在烧香这一方面,大家的仪式基本都差不多,如果有细微的差别也不会太大。
比如在民间三根香敬的是天地人,第一根敬天,那是因为我们人要靠天吃饭,如果风调雨顺,那么粮食收成就会好,如果自然灾害颇多,那么粮食收成自然不会好,百姓肯定会生活艰难,第二根敬地,就是希望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养出更好更多的粮食,第三根敬人,这个人指的是我们的祖宗,希望他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家庭和睦,也是在感恩祖宗留下来的基业。
在生活中,常见的就是拿三根香敬,而烧香祈福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了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从根本上来说,上香祈福的意义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至亲至爱人的祝愿。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家长都会让先上三根香敬爷,再摆上特定数字的菜肴放在桌上,等到祈福完后才可以动筷,那时,整个屋子街道都弥漫上香的味道,或许这也成了过年时的气氛烘托,不过烧香确实是在这样的口口相传中延续至今,说明祈福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高很高的地位。
佛教
对此,大家可能会觉得迷信,其实不然,这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首先,从佛教来说,早期在创立儒家的时候,孔子等人逐渐被诗人追捧,祭祀更是常有的事,再加上自佛教传入我国后,不断地吸取其中的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了烧香这一习俗。
而三炷香在当下可谓是个普遍的现象,其在每一个信仰上面各有不同。佛教的三根香可以说是佛法僧,根据传统礼仪也就是,佛,整个空间一切的诸佛,大家一起敬,法,指的是佛法,佛教里的一切教法,僧指的是潜心修行、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僧人、和尚、出家人。当然佛教的三炷香也可以针对的是贪嗔痴,指的是人们的弊端,人们的邪念,把三炷香的涵义定为这,可能是在佛前,时刻警醒自己,要规范于身心动作等行为。
佛教三炷香还可以指戒定慧,就是希望佛教徒可以戒除“贪、痴、嗔”三种恶念,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因此戒定慧就是专门来对付这三种危害的,如果想要开心,就要戒掉人心中的贪念,不仅要戒,还得在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要稳定心神,用慧香来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洗礼,如此才能够感受到人生的大智慧,方能超脱世俗。
虽然佛教是由外国传进来的,但在我国也发展了这么多时间,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并且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见其实佛教文化一直环绕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无论是佛法僧,还是贪嗔痴,亦或者是戒定慧,都是从三个方面,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反思其过错,久而久之,烧香时点三根香,也就成了人们祭拜的规矩,当人们插上这三根香,必是对佛祖有所求,或者向神明祈福,特别是古代的时候,人们更加相信人神鬼之说,时不时的都会点上三根香祭拜一下,因此,古人在这方面,往往要比现代人更加严肃庄重,也有为其平时犯下的过错,而进行忏悔的。
其实,在佛教中,除了烧三根香之外,还有烧一根香或者十三根香的,一根香代表的是一心一意,万事万物皆随缘,心中无杂念,一片赤诚。而十三根香则是佛门中的功成圆满之人手持的香,没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是没有资格上的,如果要上,则会有损礼教,毁坏功德。
道教
道教也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与佛教想同,也有烧三根香的习俗,然而在这里的三却与佛教有所不同,因为道教信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无论是相对与佛教的佛法僧等还是民间口口相传的习俗而言,道教一直在烧香这方面把控的十分严谨。
就好比佛教里的插香方式,我们一般见到的就是中间略高,两遍略低的插香方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习惯,只要保证将香插稳即可,因此我们常见的那种应该不是道教的插香方式,因为道教讲究众生平等,无我无他,因此在插香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在道教子弟上香时,一定会等高等距,比佛家多辆一丝严谨,也比民家的方式更加繁琐。
其实无论是那种上香插香方式,只要心诚则灵,在家里烧香到不比有那么多的规矩,祭拜祖先时,态度摆正就好。然而在佛堂或者是道教,可能是得注意一下这些细节,因为这代表着虔诚以获得神明的青睐。
要说在道教中,有一点要特别忌讳,就是我们在烧香时,尽量不出现火苗,就算是有也不能用嘴吹,更不可对着香炉吹,听说是由于人吐出来的气是世间的浊气,不能用这来污染神明的仙气,那是对神明的大不敬,如此是不可能与神明沟通,达成心愿的。其实无论是在佛教还是民间,好像香在点燃时出现明火,都不可用嘴吹,而正确的方法则是手持着香上下轻微晃动,直到明火熄灭,才可继续祭祀上香。
不过与佛教的一根香和十三根香不同的是,道教除了上三根香外,也可以准备多根香,只要是三的倍数即可,那么到底为何不同呢?其实在道教,他们更加注重礼法,认为只要烧的越多,神明就会庇护的更多,那么心愿自然而然就实现的越快。
总结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人民经常祭祀祈求老天爷,只要他降雨不引发洪涝或者不降雨造成干旱,庄稼能够正常生长,到了季节,收成良好,对于百姓而言,就是福气。
不过我们也知道这些个自然灾害是避无可避的,真的面对此类情节,百姓们束手无策,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烧香祈福,借此平息老天爷的愤怒,甚至有时候就连天子都会参加这些祭祀活动。
然而这些祭祀文化传承至今,我们虽然依旧在保持这些习俗,但我们要实事求是,最主要的还是人定胜天。毕竟古时候,烧香主要是人们不了解科学,只能一味的祈求上天,保佑我们家园平安家庭幸福,它是那时候的社会产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各种寄托情怀。不仅是向神灵致敬,还有可能是因为香给人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如今在这个科技的时代,我们知道世界上并没有神灵,自己的愿望也不可能就烧个香拜个佛就成真了,但是这个传统文化依旧保留了下来,说明它是一种文化传承,在人们迷茫的时候,一种追寻方向的精神寄托。
但是对于二十世纪的我们来说,烧香祭祖不是坏事,它是我们对祖先的感恩,也是我们对于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尊重,如今大家烧香拜佛基本都是图一个心安,或者是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香火是一个家族的延续,它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烧香里也有很多的门道,就好比烧香时为何是三根香,而不是其他数字,其中的缘由是否说的清,但唯有一点我们知道,在烧香祈福的过程中,一定要真诚。但同时我们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脚踏实地,因为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