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的扩展:
莫干山路50号艺术园区是属于普陀区还是闸北区? 普陀区的啊。苏州河畔的。属于长寿路区域。是以前由工厂改建而成的。现在的艺术创作中心之一。
搪瓷杯、笑脸、猫咪……莫干山路50号又有网红拍照新打卡点啦!
利用大铁门为基础绘制搪瓷杯、利用两扇窗画成笑脸、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空间绘制……不经意之间的抬头、转身,你都能在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创意园区里,找到一份惊喜!
对于游客来说,艺术不再是冰冷的赏析,而是敞开胸膛的温暖怀抱。近日,M50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刘毅教授共同发起“M50园区微更新项目”,就是M50生活美学的以艺术互动展的形式所呈现的景观微更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刘毅教授表示,公共艺术创作为当代艺术最具发展潜力的艺术类别之一,应当以艺术服务大众为根本。
《搪瓷杯》利用园区现成的大铁门作为绘画基础,同时,对M50经历过的历史时期进行思考,将历史融于创意之中。
《嘻嘻》利用了现场两扇简单的窗,画了一幅巨幅壁画,笑脸直观亲切,构思巧妙!
《升》是一幅壁画作品,同时又具有停车场的功能性。作品采用了位置上的视觉错觉,想法新颖,效果突出。
《如梭》运用了棉纺厂女工形象进行当代的创作,并且用童话般的绘画语言,画面非常可爱,引人入胜。
《花》作为一个绘画作品在墙面这种特殊的载体上体现一种自然的生长并在其中作了布面纹理的尝试。
《十字路口》作品来源于历史舞台上具有具有时间特殊性的一个人物,以及在这样一个点位的创意,妙趣横生。
《纺织女工》创作由复旦视觉学院的王洪义教授领衔完成。这幅作品的创作墙面为6号楼水塔,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这幅作品不仅在画面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墙面原有的颜色。其中画面里一个活动可爱的孩童让整个画面的情绪得以更好的传达。
“这次创作的过程恰好处在上海的雨季,所以不可避免遇到了很多阻碍,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雨水的冲刷让很多努力付之东流,需要重头再来。但现在,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被保留在M50,并受到来往游客的喜爱,甚至摄影留念,感觉到非常自豪。”独立艺术家徐神超说。
据了解,本次微更新旨在利用园区公共空间为青年艺术家以及在校艺术学院学生提供施展创意的舞台,同时提高园区公共区域的艺术性。
今天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乘地铁几号线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inlur.com时尚路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