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云南结婚的扩展:
云南哈尼族有什么婚俗? 哈尼族碧约人的婚俗特色,在姑娘帽子上体现得十分充分。碧约姑娘在未成年时,每人头上戴一顶六角帽。成年后,要再加戴一顶,因为一旦被小伙子抢去,回家还有一顶。碧约人对戴帽子是十分讲究的,姑娘不戴帽子是大不敬。碧约姑娘成婚后,要到怀孕才将帽子改为包头。 在哈尼族卡多人中,如果姑娘长到16岁,父母就会在她的住房的墙上开一个窗,叫“露”,这样姑娘就可以通过“露”和小伙子谈情说爱了。每到晚上,小伙子来到姑娘墙外,站在“露”外唱歌,如果姑娘有意,就回答他。并开了窗让你见他。如果不理你,那小伙子只好走开。 哈尼族叶车人在男女交往中,如果双方都有意,就在白伞下细谈。如果大家都没带,向别人借也可以。叶车人最热闹的节日是“抛松毛”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青年男女寻找对象的好场所。大家将松毛采下,抛向自己的意中人,按照叶车人的规矩,抛给谁的松毛多,就表示对谁的情意深。 哈尼族支系较多,婚俗也多,其中有几种十分有趣。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在婚礼上要请老人唱调子祝福,祝福新娘第一胎生女儿,第二胎生男孩。在婚礼上,村寨中的孩子还要将牛粪、猪食、灶灰拌成的稀泥抹到新郎新娘的身上,以示对他们的祝福。到婚礼结束,还要将本寨年纪最大而又未婚的男子找来,强迫他将特意留下的猪尾巴吃下,最少也要舔一下,勉励他不要做情场上落伍者,赶快物色对象结婚。居住在墨江的哈尼族碧约人举行婚礼时,新郎站在自家门口,分开双腿,让新娘从胯下钻过去;卡多人在婚礼接近结束时,新娘还要为每个前来帮忙的人端上一盆洗脚水。 居住在云南哀牢山上的哈尼族人的婚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姑娘出嫁的时候,需要一个年龄相当、美貌而干净(家中父母兄弟健在、无死于非命者)的女郎作伴娘,称之“陪婚”,当地人称做“米确”。新娘接到夫家先要进入大房,向供桌上方象征祖先歇脚处的一块篱笆叩头,再向酒席上长辈和歌手行埋头礼,然后要吃下新郎亲手递来的一碗半生饭,表示心甘情愿,海枯石烂不变心。当晚,新娘与伴婚女郎在新郎的“公房”里过夜,一般拒绝与新郎同居。据说,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同居者,今后的爱情生活会不长久。 第二天晨鸡啼头遍,新娘手抓一把白米,在新郎姐妹的陪同下,到村外井里背一背泉水。到了井边,将白米撒进井水中,表示新娘已成了喝这眼井水的人。全家老少喝上新娘背回的泉水,感到无比甘美。等到日头高升,新娘随同陪婚女郎背着用巴蕉叶包的掺着鸡蛋的糯米饭回娘家去。糯米饭的包数必须与女方村里的户数相等,以便分送给各户,表示对血亲祖根的确认与孝敬。当天黄昏时分,新娘单独返回夫家,方可与夫同居。即使是情投意合的夫妻,初婚期间,新娘每轮(十二天)也只在夫家住二至三天,日后每轮逐次增多,过一两年后就不再每轮必回娘家了。属于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当初每轮只在夫家住一两天,日后减少时日,以至不再回夫家。这种分住两地的习俗谓之“坐家”或“不落夫家”。“坐家”期间双方都有充分的社会自由。 这里的姑娘每人都有一个精巧别致的细篾笆盒盒,可容一斤饭。每当娘子回夫家的时候,就用这个系有彩带的小篾盒,盛满白花花的大米饭和火熏猪肉干巴、腌鸭蛋等佳品回去。这小盒饭当地人称“合嘎拖”,意即包晌午。据说,凡做娘的都怕自己的女儿在夫家不习惯,恼羞而饿着肚子,包响午表示亲娘的一付慈善心肠。当然,响午饭带到夫家,娘子并不背人独食,有时是小夫妻一同享受,而更多的时候是送给了丈夫的弟妹们吃。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骑大象结婚,没有冬天四季如春?云南怒江乡镇婚宴超乎你原有想象
云南不是骑大象结婚吗?云南不是没有冬天四季如春吗?秘境云南在很多人心目中总有些奇怪的印象。对云南充满好奇的北方人小游,刚到怒江就领略了一场当地少数民族的乡镇结婚喜宴。咦,怎么是奔驰婚车?大象跑哪儿去了?
大象漫步孔雀绕身,敢情是电影电视看多了!那些西双版纳的浓缩表演,在当地日常生活都难看见,更何况是远距千余公里的怒江。怒江兰坪通甸镇,2020年元旦前1天,白族汉子老和早早换上新衣,今天可是女儿结婚大喜啊。
老和家的住宅是传统的东西朝向白族白居,迥然不同于北方的南北朝向。清晨曙光乍见,房前空地上就已排起了数十个柴灶,烟气腾腾蔚为壮观。打小城市生活的小游眼界大开,后面所见一幕更是颠覆了他对云南的旧有认知。
云南不是没有冬天四季如春吗?怎么这里路边会有雪,洗菜盆里结了冰?原来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复杂,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南北温差可达19度。位于滇西北的怒江通甸,年平均气温更是只有10.7度。
哈哈,原来云南也不全都四季如春呀!通甸,被当地称为“小西伯利亚”,是怒江最寒冷的乡镇。时逢腊月,镇子清晨气温都在零下,和小游所在的北方差不多。冷又怕啥?一家有喜事,家家热闹帮忙,裹得严严实实照样干劲十足。
旺火柴灶土法烹制,土猪肉、山羊汤、白族酸辣鱼……道道硬菜热汽腾腾,纯朴原生态的鲜香比城里调料勾兑的浓烈不知拉风多少。小游久居邻里不相往来人情冷淡的城市,瞬间就被白族人家亲密融洽和谐热闹的民风深深打动。
室内亦其乐融融。北方有暖气,咱怒江有火塘啊。宾客亲朋围塘而坐,热情的老和有热情的自酿白酒,50多度青稞欢笑中斟接互敬,喜宴未开已人均近斤。寒冷高原上的豪迈,让能喝8两的北方人小游自叹小酒量,没想到云南更能喝!
寒冷高原上,怒江通甸镇,白族人民勤劳朴实热情豪迈,纯朴的老和一家为人友善深得乡邻人心。听说他女儿结婚,大家都纷纷前来道贺。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和夫妇迎来送往忙前忙后,热情招呼安排,好一派喜庆祥和的情境。
美丽的新娘出来了!小游看过影片《五朵金花》,也见识过杨丽萍的孔雀舞,但百闻不如亲见,一切比想象的都美好。大喜日子里,白族母女笑容灿烂发自内心,这才是幸福生活下的金花,远比电影明星舞蹈大师真实美丽。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但白族人民依然保留着他们的民族传统。新人迎宾时的站立方式就和汉族不同,汉族是新郎新娘并立一块儿,而白族迎宾则是分站门两边相对而立。只是这种婚俗礼仪由来已久,小游问了一圈也不知其所以然。
北方城市客还在热闹的白族院落里好奇,外面空地上已开始排起桌椅,婚宴流水席即将开始。天哪,结冰的清早,现在长椅上还都是霜,就在露天吃吗?在北方像这样的天气,那些硬菜端上来不很快就冻成硬硬?小游不禁看呆了……
白族酸辣鱼、红烧土猪肉、羊杂烩洋芋、腰果牛干巴、腊肉牛蒡根、虎皮凤爪、炸肉丸……饱含主家热情的硬菜荤蔬被端上来,排满了桌子。奇怪的是,小游的想象出偏了,宴菜哪有被冻硬?自始至终都那么鲜香可人,这是怎么回事?
怒江通甸,低纬高原气候非常明显,一天之内温差极大,早晚零度以下,白天气温就会达到舒适的20度左右。结冰天气,有人穿短袖有人穿棉祆,当地已司空见惯,而在外地人眼里就变成云南18怪之一:四季服装同穿戴。
喜庆的流水席,人来了一拔又一拔,充满着主家热情,洋溢着邻里和谐。这是旅游区看不到的,也是道听途说想象不出的,这些才是怒江纯朴风情的真实所在。祝福白族新人美满幸福!祝福老和一家吉祥如意!祝愿纯真与美好永驻!
今天云南结婚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云南结婚彩礼一般多少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inlur.com时尚路人网站。